服务热线
臭氧消毒后,为确保纯化水系统的水质安全、稳定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一系列后续处理,具体如下:
1、臭氧残留去除:由于过量的臭氧可能会对后续使用纯化水的工艺或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如在制药行业中,可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所以必须去除水中的臭氧残留。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曝气,通过向水中通入大量空气,使臭氧快速分解为氧气。也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和还原作用来去除臭氧,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催化分解臭氧。
2、水质检测:
1)、微生物检测:对消毒后的纯化水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的总数。在系统的多个关键部位取样,如储罐、管道使用点、过滤器前后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判断消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确保微生物含量符合《中国药典》等规定的标准。
2)、化学指标检测:检测纯化水的酸碱度、电导率、重金属含量等化学指标,确保水质符合生产或使用要求。例如,制药行业对纯化水的电导率有严格规定,不同温度下有相应的合格范围,以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
3)、臭氧残留量检测:再次检测水中臭氧残留量,确认其已降低至安全水平。不同行业对臭氧残留量的要求不同,如制药行业通常要求消毒后水中臭氧残留量低于 0.05mg/L - 0.1mg/L ,具体依标准而定。
3、系统冲洗:用符合标准的纯化水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冲洗,包括储罐、管道、过滤器等部件。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消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如臭氧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的醛类、酮类等物质,以及消毒后残留的微生物尸体和杂质等,防止这些物质对后续水质产生影响。冲洗时间和流量应根据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系统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冲洗。
4、设备检查与维护:
1)、检查管道和阀门:查看管道和阀门是否有损坏、泄漏等情况,尤其是经过臭氧消毒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能会对部分材质的管道和阀门造成一定的腐蚀。如有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和正常运行。
2)、维护过滤器:检查过滤器的滤芯是否需要更换或清洗,消毒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被截留在滤芯上,影响过滤效果。定期更换或清洗滤芯,有助于维持系统的过滤性能,保证水质稳定。
3)、检查仪器仪表:对系统中的各种仪器仪表,如压力表、流量计、电导率仪等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测量准确,能够正常工作,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运行测试:在完成上述处理后,对纯化水系统进行试运行,观察系统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如管道压力、流速、水温等。同时,持续监测水质,确保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水质能够保持稳定且符合标准。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